一、研究所或中心负责人情况
研究所或中心名称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 |
||||
负责人姓名 |
程达军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3.04 |
职称 |
教授 |
职务 |
教师 |
最后学历及学位 |
研究生/硕士 |
研究专长 |
国际商务、数字经济 |
联系电话 |
/ |
最后学历授予学校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所在学院或单位 |
商务外语学院 |
||||
主要经历 |
工作经历: 2000.11-至今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学院 教师 2012.10-2016.0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学院 商务英语专业主任 2000.04-2000.11 深圳三和国际集团 品牌经理 1996.07-1997.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教师 教育经历: 2021.01-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博士研究生 2017.08-2017.08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 商务和教学培训 2011.08-2011.08 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 校企合作教育培训 1997.09-2000.0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产业经济学 研究生 1992.09-1996.07 哈尔滨工程大学 科技英语 本科 |
||||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跨境电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 专家 全球跨境电商专业岗位培训与考试专用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特聘研究员 |
二、研究所或中心负责人研究基础
1.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企业海外并购文化差异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
2 |
深圳城市创新力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独角兽企业的视角 |
3 |
发力基础研究、促进原始创新的 |
4 |
深圳促进和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对策研究 |
5 |
深圳建设世界级科创中心的路径研究 |
6 |
步惊云国际贸易实训平台开发 |
7 |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及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
2.发表论文和论著
一、发表学术论文
基于跨境电商的中国产品进军日本市场的路径研究,2022.03,对外经贸实务 中企德国科技型并购文化差异管理的路径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2019.01,对外经贸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企业文化力的锻造:要素与路径,2019.01,江苏商论 基于企业海外并购的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途径与创新,2018.12,经济论坛 中国民营企业海外集群化经营的制度经济学思考,2013.07,经营与管理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现实矛盾与理性选择,2006.03,科学管理研究,CSSCI 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2006.04,商业时代,核心 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工业园系统结构与动力比较,2005.09,改革与战略,核心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特征比较与体系构建,2006.07,特区经济 农产品如何跨越绿色壁垒,2004.1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基于CREM理论的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循环模型,2014.06,商业研究,CSSCI扩 企业海外并购文化尽职调查问题,2012.12,开放导报,CSSCI扩 投资保险视域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防范,2013.08,金融理论与教学 [14] 要素分析视角下企业海外并购文化创新机制优化,2017.05,商业经济研究,核心 [15] 移民文化技术创新与深圳企业国际化经营,2013.07,经济论坛 [16] 欧债危机背景下出口企业风险管理与经营策略调整,2012.08,企业活力 [17]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民族主义风险与企业应对策略,2013.04,商业研究,CSSCI扩 [18] 传统文化架构下企业海外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策略,2017.02,理论导刊,核心 [19]跨境电商B2C、B2B出口中的文化差异与管理策略,2018.0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农民增收能力提升的制度创新,2005.07,改革与战略,核心 [21]基于企业海外并购的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途径与创新,2018.12,经济论坛, [2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与升级,2017.06,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核心 [23]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经营理念的调整与策略探讨,2006.07,经济研究导刊, (04):124-127. [24] 国内英语培训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004.04,经济师,核心
二、出版学术专著
1.全球数字贸易及规则变革,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合著第二 |
3.获奖情况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获奖时间 |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 |
深圳市第三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
2015年12月 |
国际贸易技能大赛 |
综合组第一名 |
2017年11月 |
国际贸易经营沙盘大赛 |
综合第一名 |
2018年12月 |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
省大学生行业就业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大赛 |
2014年6月 |
4.其他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类型 |
成果时间 |
排名 |
国际贸易实务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17.08 |
1 |
国际市场营销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17.11 |
2 |
国际商务管理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17.12 |
3 |
5.负责人拓展课题的条件
社会影响 |
(1)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核心期刊16篇,最高引用达78次,总引用358次,篇均引用7.8次,总下载17589次。 (2)为来深访问的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师生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4次,近200人次。 (3)担任商务部上合组织成员国讲座专家,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官员做中国进口贸易相关讲座两次,参训官员100余人。 (4)担任全国跨境电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里1+X证书特聘专家。 |
社会资源 |
本人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调研了大量的深圳企业,另外在调研校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中也跟深圳跨境电商行业协会、深圳软件行业协会、众多跨境电商生态企业、深圳市数字经济企业局、南山街道等机构建立了联系。研究所成员与市政府多个职能部门有比较紧密的联系,为后续的科研开展提供了资源。 |
三、研究所或中心建设思路
(一)建设定位 本研究中心的建设定位为服务于政府、企业、学校的开放型、现代化智库。 (二)目标 本中心的目标在于通过三年的时间,能够定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手的调研资料、科学务实的政策建议,成为连接政府与数字经济企业之间的重要信息平台,建成深圳市政府关于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重要智库;第二、依托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的资源和平台,在全国数字贸易领域方面建立深圳标准,发出深圳声音,建成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高地;第三、深入研究深圳的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为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培训等服务,成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第四,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数字经济企业的就业资源,产业资讯,就业资讯,从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方向指引和宏观指导,同时也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造更多的机会,成为校企合作的催化剂。 (三)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1、数字经济企业发展 深圳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对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中心为深圳市经济贸易与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经信委”)提供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报告,为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提供政府支持的政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深圳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现状调查;本调查将采取定期和动态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建立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的指数指标体系,将深圳市的产业形态划分为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产业三类,对三类产业中的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定期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最终提炼成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报告,定期呈送深圳市经信委。 (2)深圳市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立足深圳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战略,对深圳市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的问题、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3)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培训 数字经济企业数量繁多,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经常无暇顾及和深入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从而导致政府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也影响了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的效率。作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的智库,有义务就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企业进行宣传和培训,帮助企业深入领会政府的政策,用好用足政府的政策。 2、创新与城市竞争力 创新是深圳的立足之本,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深圳的城市创新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硅谷等国外科技创新中心相比,尚有很多差距。在创新条件和资源方面,与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相比也有一些先天不足。特区的政策红利和改革的先发优势在不断减弱,国内城市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深圳持续不断高涨的房价和生活与营商成本,上述这些都给深圳的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突破或者补齐这些先天的短板,并强化现有的竞争优势,使得深圳能够在新一轮的以创新为动力的全球城市发展中抢占先机,成为全球的创新之都,这些都是作为深圳本土智库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和历史担当。 3、数字贸易与国际化经营 根据商务部的预测,数字贸易将是全球下一轮贸易竞争的重要战略领域,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中心将依托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开展关于数字贸易的规则、政策、产业链的理论研究与承担商务部的相关项目。同时,依托商务外语学院的现有的外语与文化的优势,在现有的跨国并购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海外经营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营管理问题。 (四)实现路径 1. 研究中心工作基本运行流程 图1 研究中心工作基本运行流程 (1)理论和政策研究 理论研究是基础,也是我们区别于社会咨询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学术机构,整体来讲我们在理论研究的实力、条件、资源等方面应该优于社会咨询机构。在确定研究中心成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强调其理论研究的功底,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高以上职称,并要求有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的方式采取自主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议、攻读学位、参加课程班学习、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讲座等方式来进行,研究中心需要制定相关的指标要求,来促使团队能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并形成一定的成果,主要以研究报告或者专著的形式体现。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国内外的经典和前沿的各种理论流派、理论观点。同时经济管理类研究受政府行为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我们也必须同时关注政府的相关政策变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在政策框架下进行运营,顺应政策的指引 (2)拓展外部资源 本研究团队不同于纯粹的学术机构,我们的目的是服务深圳地方经济,因此团队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是保持与业界的紧密沟通,更确切来说是成为业界的一部分,融入到企业、政府的生态链中,成为他们的供应商或者客户。因此,团队成员必须保持高频率的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的调研,通过调研沟通,密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时刻关注他们的痛点、兴奋点,并力争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外部资源主要依靠团队成员、依靠他们自身的人脉关系来进行拓展,同时也可以依靠各团队成员自身所在的学院,依托学院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来进行调研。在后期等研究中心的品牌逐步建立起来之后,各成员就可以依托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来拓展和吸引外部资源。 (3)实地调研 作为应用型研究,其核心和重点还在于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深圳有广阔的数字经济企业资源,都是我们所服务的对象,而我们地处深圳本地,相对于外地的院校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同时学校有大量的校友在深圳数字经济企业工作,因此为实地调研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可以真正深入了解和发掘企业的问题、企业的需求、增进与企业的互信和了解,从而更科学便利地寻找我们与企业的对接点。研究中心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到企业一线调研,需要指定完善的调研方案和调研计划,对深圳的主要行业进行实地调研。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中心需要积极与各个行业协会紧密合作,通过行业协会来联络企业,提高企业实地调研的质量和效率。 (4)理论提升 通过实地调研,在现有的理论积累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根据企业、行业的问题进行理论的精准探讨,进行理论匹配和理论的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企业行业的现状进行理论分析,最终实现理论的实践应用和提升。最终形成结合企业和深圳特色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 (5)沟通联系 研究中心需要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从宏观层面上向企业、政府和行业进行资讯的推送,资讯推送可以采取研究中心简报的形式来进行,具体包含了行业动态、企业调研情况、行业数据、研究中心动态等内容,通过这些资讯的推送,让行业、企业、政府能够了解我们的工作,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和品牌。在资讯推送过程中,我们要及时与相关方面保持沟通,获得相应的反馈和建议,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另一方面,研究中心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公众号,定期发布研究动态、行业动态、政策动态,形成研究中心自媒体的传播,提升研究中心的公众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 (6)申报课题研究 课题来源 第一、课题研究是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职责,研究中心的课题来源包括了纵向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科基金、深圳市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这些基金的申请难度比较大,但对于研究中心的整体理论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研究中心的主要课题来源应该是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的横向、委托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构筑我们的研究基础,形成一定意义上的研究比较优势和进入壁垒。第三,除了研究课题之外,研究中心可以整合学校和各个学院的资源,进行相关的培训业务,承接相关的培训项目。第四、我们可以承接一些国家重大课题的子课题,或者转包的项目,这些项目虽然不是我们直接获得的,但是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可以锻炼研究团队,与国家级的智库形成合作和关联,为研究中心的发展赢得空间。 课题研究的申报 研究中心必需在前期与企业、行业、政府的紧密沟通的同时,紧密关注行业和政府机构发布的项目需求信息,及时积极申报,做好前期调研,科学制定研究方案,运用集体智慧和外部专家力量,争取能够保证比较高的中标率。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中心需要形成一套现代化的团队作业流程和规范。 (7)课题研究的实施 课题的实施采取课题负责人、研究中心负责人双负责制,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具体策划和实施,研究中心负责人负责资源的调配,人员的安排和协调。研究中心需要对课题实施制定相关的制度,形成科学的流程和规范。研究中心还需要对课题研究的成果实施内部检验制度,制定相关的检验标准,通过严格的标准来尽力保证课题完成的质量,同时有必要的话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对课题的质量进行把关和审核。研究中心负责人还需要对研究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研究的合规和质量。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课题的定期沟通机制、课题的实施进度管理制度等,来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8)课题总结 课题研究完成之后必须进行课题的总结,总结的目的在于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课题的总结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课题自身的总结,需要对课题的内容、课题的结论、课题的质量、课题的目标等方面进行总结,将课题的成果能够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后面申报其他课题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需要的课题的实施过程进行总结,根据课题的完成的过程,对课题的申报、实施、结项等全过程进行复盘,总结各个环节的好的做法和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而对研究中心的相关制度和规范进行完善,优化课题研究的流程。 (9)课题的深入挖掘 课题实施完成之后,还需要对课题的相关方面进行深入挖掘,确定课题还有哪些方面可以继续进行拓展和深入研究,并积极与相关课题发出单位进行沟通,确立下一阶段的研究的方向,对后续的潜在项目进行预研,积累相关的素材,形成前期研究的基础。 (10)持续研究 在项目完成之后,在下一个项目实施之前,研究中心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包括前述课题的后续和拓展研究,新的趋势和政策走向所导致的新问题的研究。在确立研究的方向之后,研究中心需要进行信息的跟踪和对相关理论政策的研究,在此过程中研究中心需要定期进行沟通交流,沟通研究进展。同时,还需要与企业保持紧密的互动和沟通,及时了解行业一线的动态。 (11)下一项目的申报和实施 在一个项目完成之后,进行总结归档,并进行持续研究,后面当下一个项目出现时就可以按照优化的项目实施方法来进行操作。在确定操作方法的时候还得兼顾不同的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调整。 2. 制度保障 (1)对于研究中心的宏观管理政策,学校层面上已经有了相关的支持政策,在研究院层面也有比较全面的制度保证。 (2)在研究中心的微观层面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制度来保障研究中心的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是人员的分工制度,研究中心除主要的研究工作之外,还有外部联系、后勤保障、账务报销等工作,这些都需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工,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具体工作分工主要由研究中心内部人员兼任。其次,课题研究的实施制度。为了摆脱个人单打独斗式的科研模式,实现现代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科研模式,必须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制度,从课题的申报到课题的实施,到课题的内部质量审核制度,课题的总结和后续课题的发掘都建立科学的流程和规范。第三,健全科研团队的工作量统计、核算制度。在研究中心运行过程中,必须进行工作量的统计,客观科学地统计每个成员的工作量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评分考核,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第四,研究中心日常沟通协调制度。研究中心需要定期见面沟通,就研究项目、具体内容、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沟通,形成比较成熟的线上线下沟通制度。第五,研究中心财务制度。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制度,使得项目经费和日常运营经费的使用能够科学、合理,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也避免违规情况的发生。 |
四、研究所或中心团队
1.团队成员
序号 |
姓名 |
研究所职务 |
学历 |
职称 |
部门 |
1 |
石滨 |
副所长 |
研究生 |
副教授 |
管理学院 |
2 |
周月容 |
研究员 |
研究生 |
副教授 |
商务外语学院 |
3 |
刘小华 |
研究员 |
研究生 |
副教授 |
人工智能学院 |
4 |
邓芸 |
研究员 |
研究生 |
副教授 |
商务外语学院 |
5 |
楼洁 |
副研究员 |
研究生 |
讲师 |
商务外语学院 |
6 |
王重 |
副研究员 |
研究生 |
讲师 |
商务外语学院 |
7 |
谢红辉 |
副研究员 |
研究生 |
讲师 |
商务外语学院 |
8 |
张丽莲 |
副研究员 |
研究生 |
副教授 |
商务外语学院 |
9 |
李航 |
研究员 |
研究生 |
工程师 |
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 |
2.团队优势
(1)团队目标清晰高远 团队的目标是形成深圳本地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研究高地,最终申报成功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科研团队,为深圳市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智力成果。 (2)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博士多 目前团队成员8名,青年教师4人,中年教师4人,整体平均年龄42岁;副教授5人,中级职称3人,职称结构合理。团队中有5人具有博士学位,团队全部成员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团队整体受到比较严格的学术训练,能够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3)团队成员前期相关研究基础比较扎实 团队成员有6人来自深圳数字贸易研究院,对跨境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形态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楼洁博士和石滨博士的研究领域都是数字贸易方向,石滨博士出版了电子商务方面的专著1部,并完成广东省哲社规划课题1项。8为成员中有5位具有跨境电商的实际教学经验,并积极开展跨境电商相关研究。团队成员刘小华博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熟练掌握数字经济的基础性技术,对数字经济的技术发展趋势有比较清晰的把握。团队成员李航是深圳软件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对深圳乃至全球软件行业发展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并进行了很多相关课题的研究。王重博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产业发展战略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邓芸博士专注中国企业在法国的经营活动的研究,荣获深圳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出版译著1部。团队成员目前已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发表五类以上论文10余篇,其中二类期刊2篇,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 在数字经济领域,2022年拟出版数字贸易著作2部,均已签订出版合同。 (4)团队成员学术动力比较强 团队成员年富力强,对学术研究有比较高的追求,具有比较强的学术事业心和进取精神,同时也有职称晋升、事业发展的压力,因此从事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的内在动力比较强劲。团队成员对研究所的考核要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各自确定研究目标和方向,能够完成各自分摊的任务指标。 (5)团队成员合作意愿强烈 整个团队在组建过程中都表现出比较强的合作意愿,希望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课题申报、合作研究,希望通过平台实现个人在科研上的突破。愿意相互补台,实现长期的合作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