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或中心负责人情况
研究所或中心名称 |
研学实践研究所 |
||||
负责人姓名 |
吴瑾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2年6月 |
职称 |
副教授 |
职务 |
专业教师 |
最后学历及学位 |
博士 |
研究专长 |
生态信息 |
联系电话 |
/ |
最后学历授予学校 |
中山大学 |
所在学院或单位 |
管理学院 |
||||
主要经历 |
1999.09-2003.06 湖南师范大学 本科; 2003.08-2005.0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 教师; 2005.09-2010.12 中山大学 生态学博士; 2011.01-2012.01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科研人员; 2012.01-至今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
主要学术: 申请人于2007‐2010年在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生物防治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旅游、生态信息、分子生态;2011年在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担任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至今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工作,并于2021年被聘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目前申请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培育项目、国际合作、广东省和地方研究项目 26项;在相关方向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0篇。 社会兼职: 1.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 2.深圳市生态学会理事; 3.华侨城湿地志愿者。 |
二、研究所或中心建设思路
建设定位: 研学实践供给和需求的两个端点分别是中小学和研学实践基地。供给端,本研究所主要面向深圳市内的研学基地,以及广东省乡村振兴工作中有研学旅游建设需求的村镇,以研学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工作。需求端,本研究所主要面向深圳市内的中小学生,研究如何为其提供周边高效优质的研学实践活动。努力将研学实践研究所建设成为深圳及周边地区研学实践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建设目标: 在三年内,力争纵向横向项目到账金额不少于90万;同时,打造生态、农业、工业、建筑、文化各研学方向齐备的高研究水平的研学科研团队。 研究方向和内容: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研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2)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研究;(3)研学实践旅游线路设计研究;(4)研学实践相关人员培训和标准制定。 实现路径: (1)积极申报市、省和国家课题,发表相关论文,提升研究所影响力;(2)加强与深圳市中小学的联系与合作,研究其研学实践需求的满足;(3)依托广东省乡村振兴工程,研究开发省内研学实践资源,通过研学实践整合乡村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
三、研究所或中心团队
1.团队成员
序号 |
姓名 |
研究所职务 |
1 |
毛亮 |
成员 |
2 |
鲍丹阳 |
成员 |
3 |
王俊 |
成员 |
4 |
孙世鑫 |
成员 |
2.团队优势
(1)学科配置合理 研学实践种类多样,涉及学科众多。本研究所针对目前重“学”轻“研”的研学现状,着力推动“研”在研学中的发展,因此团队成员组合来自生态学、智慧农业、机电工业、环境科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等各个目前重要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实现研究实践中“研”的研究、实践和推广。 (2)科研基础较好 本研究所团队成员科研基础较好,多人曾主持过国家级、省级、市级纵向和横向课题,利于实现自己专业研究领域在研学实践领域的科普转化。 (3)年龄结构年轻 本研究所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年轻,40-45岁仅1人,其余都是30多岁。年轻的团队结构有利于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思想和技术融入专业学科的研学转化。 |